2016-09-22 18:05:42 浏览数:0
倩阳正好,清风微醺。在每寸空气都充满着期望的五月,她让梦想照进了现实。外国语学院英语11级3班李燕敏考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硕士。一身休闲装的她干净自然,给人平易舒服的感觉,举手投足间皆是沉淀过后的稳重,走过考研之路的她更是平添了一份自信与从容。
明确方向便风雨兼程
“其实我大一大二没有要考研的想法,是大三才确定要考研的。”李燕敏如是说到。和许多人一样,大一大二的李燕敏并没有考虑以后的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到翻译任务并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笔译的兴趣,此后便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加之班主任的影响,在大三时她按照自己的喜好,决定了考研目标。
面对身边的人纷纷实习就业,她坦言道,自己既然决定了要走考研这条路就没有动摇过,而且也没有过多地去想失败的后果。因为她觉得如果太在意结果,就容易患得患失,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忽略了过程中的收获。谈论中,她反复讲到了认真、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的。
合理安排方能事倍功半
备考的日子里,她为自己做了一张时间表,精心规划了一天的时间。早晨六点起床,只给自己留二十分钟的洗漱、吃饭时间,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征程。“我因为背单词的嗓门儿大,已经在整个楼道都出名了。”李燕敏回忆道,那时很多陌生人戏称自己“背单词的那个女孩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泡在图书馆里,往往是早出晚归,但都严格执行时间表。李燕敏说,时间表在提高效率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合理安排时间外,科学分配科目也很重要。有些人考研总分超线,但却因为某一门课未达标而失去了复试机会。李燕敏在时间表上明确了每门课的复习时间段,她尽量不会在一门课上持续太久,不容易形成神经疲劳,反而事半功倍。最后的成绩也印证了她学习方法的正确性,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研友温暖考研路
高考是一群人的战斗,而考研却是一趟一个人的朝圣之路。在大多数人眼里,考研是孤独的。李燕敏说到,确实在刚开始是很孤独,因为无法再与朝夕相处的舍友同进同出,自己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自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个自习室的“研友”们逐渐熟悉起来,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温暖彼此。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燕敏与同班的一名同学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两人一起去自习室,一起回宿舍,互相鼓励,相互打气。她讲到在选择研友时,一定要选择和自己步调相似且意志坚强的“战友”,这样两人才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回首大学 寄语母校
即将要离开母校了,李燕敏只说了三个字“不后悔”。这个广西姑娘不后悔自己的这段“北上”生活,她说大学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自己在这里褪去幼稚,变得成熟,收获的远不止一纸文凭而已。当然也有遗憾的事情,在大一、大二时没有多去图书馆,导致备考时原著阅读量不够,只能临时突击。
“一往无前,自动屏蔽各路冷水”,李燕敏把这句话送给了学弟学妹们,以勉励他们珍惜时间,朝自己认准的路一往无前,终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