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赴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开展“两学一做我先行,重温党史坚信念”活动

    2016-09-22 17:44:30           浏览数:0

   2016年6月2日是青岛解放的68周年。68年前的今天,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外国语学院44名师生党员前往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来领略革命先烈们至死不渝的精神,一睹他们爱国爱党的风采。

 

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

   参观第一课就是观看中共党史纪录片。透过李大钊,大家看到的是屹立不倒的躯体,三绞酷刑,黯兮惨粹,然前贤赳赳,后继悠悠;透过方志敏,大家看到的是坚贞不移的忠诚,以及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这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透过夏明翰,大家看到的是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无惧,看到的是为自己信仰的共产主义奉献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被献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中国人民心中已经飘扬了68周年,唯有牢记历史,坚定信念,才能无愧先驱。

 

重温红色历史,感受峥嵘岁月

   之后大家来到党史纪念馆展厅进行参观学习。展厅分为三部。第一部分为初期青岛的斗争,讲述了青岛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工人斗争史。五四运动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口号,响彻全国。青岛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产业工人为主的青岛无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开始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第二部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青岛斗争的峥嵘岁月。自1923年8月中共青岛组成立后,迅速掀起了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青岛工人运动,从青岛左翼文化运动到抗战时期的抗日根据地,青岛党组织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终于在1949年6月2日,青岛得以解放,人民获得新生。其中涌现了邓恩铭、王尽美、李慰农、刘谦初、丁氏三姐弟等革命先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推动了青岛革命的发展。第三部分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青岛,在这一时期,青岛市委团结带领人民认真贯彻党的一系列方针、路线,青岛的工农业获得发展。从1978年至今,青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青岛“沿海开放城市”的建设到“引黄济青”工程的实施,从“棚户区”改造到“一园三区三线”建设,青岛市委开启了引导青岛走向繁荣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的新征程。

 

重温入党誓词,争做合格党员

   参观结束后,全体师生党员举起右手,面对党旗进行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通过这次活动,全体师生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和心灵洗礼。在党的伟大历史和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励下,全体党员增强了作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争做合格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