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6:59:58 作者:图/文 杨悦、李佳蔚、法忠汝 来源:外国语学院 浏览数:0
7月19日至21日,外国语学院“赓续农脉·红动黄河”实践服务团,前往泰安肥城中央桃行与章丘大葱种植地,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及农业红色记忆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走访种植户,挖掘特色产业背后的发展故事与红色基因。
在肥城中央桃行,连片的桃林绵延数里,其中不乏树龄超百年的老桃树。实践团成员与种植户交流时发现,这片桃林不仅承载着数代人的种植技艺,更留存着珍贵的红色记忆。正因如此,当地“传统种植+红色旅游”模式让肥城桃成为“文化IP”。
随后,实践团抵达济南章丘,聚焦章丘大葱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交流采访,队员们了解到章丘大葱以“高、大、脆、甜”著称,种植需沙壤土、多次培土等技术,从育苗到收获约半年,农活繁重。多由收购商收购及电商销往全国,价格随收成和行情波动。当地种植历史悠久,然年轻人多外出,面临传承难题。农户怕天灾,现有农技指导和保险支持,期望品牌延续、拓宽销售渠道并吸引年轻人传承。
此次实践不仅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活力,更深刻理解了“赓续农脉”的内涵——既要守护老手艺,也要拥抱新变化;“红动黄河”的意义则在于,从红色农业记忆中汲取奋进力量,让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焕发新光彩。下一步,实践团将通过外语短视频、双语手册等形式,助力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