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17:43:01 浏览数:0
炎炎仲夏,青春艳过骄阳。走出校门,迈入社会,如何学精、学专、学以致用成为外语人的一大课题。7月23日至25日,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日照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英语调研活动。
预则立 不预则废——前期部署会议
7月22日,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赴日照社会实践出征和部署会议。全体实践团成员参加会议,孔天歌主持会议。
计划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三天,分为分发调查问卷、走进企业、采访外国友人以及调研日照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四部分。孔天歌对准备工作的内容和任务进行了分配,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要求队员们一定要遵守纪律,保证安全。本次讨论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的分配,为今后实地调研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研英语学习情况
以了解中小城市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为将来从事英语教育的同学提供参考为目的,7月24日,针对各个不同学习阶段家长对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孩子的学习方法,实践分队于日照市东港区进行了调查问卷发放活动。
在发放的70份调查问卷中显示,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部分家长认为不能只依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只有极少数家长认为依靠孩子的自觉性可以学好英语。
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具备英语交流能力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实际上中小城市中对于小学以及初高中学生的英语教育并不完善,效果不是也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此外,大多数孩子缺乏英语学习兴趣。且大部分家长不懂英语,无法对孩子进行指导和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调查
7月24日,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美丽的日照海边,进行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并访问了国外游客对于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看法。
来自波兰的两位北京师范大学的留学生Bartłomiej Krysztofiak和Aneta Kosinsk在接受实践小组的采访时表示:在他们看来,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不应仅仅局限于做一名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在专业知识掌握牢固,专业技能优秀的情况下,首选应该做一名口译员或笔译员。其次就是进入外企,从事商业方面对外的沟通和翻译。从整体的调查上来看,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还是有很大优势,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敢闯敢试的精神,去探索更具有挑战性的领域发展。
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分队成员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认识了外国友人,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重要的调查结果,此次日照海边之行让分队成员受益匪浅。
设身体验 模拟操作——实践团走进外贸企业
7月25日,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日照市¬龙汇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体验,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在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成员们接触到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包括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负责人还请来专业的贸易人员为我们讲解贸易的实际的操作。通过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作为一个合格的外贸业务员,要能够通过电话和邮件跟外国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熟悉各种单据,具备商务文件的翻译能力。
随后,负责人在采访中谈到公司对外语人才的能力要求,即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与良好的自身素质和交流能力。此外,他建议英语专业的学生要不断强化自身并充分认识自己,避免眼高手低,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不断完善和学习。
勤慎治学 学以致用——日照之行 受益良多
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拉下了帷幕,团队成员在实践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调研活动对英语的学习与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成员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的目的便是用。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书本知识仅仅是基石,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更是一门“大学问”。社会实践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日后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实践活动也提高了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为锻炼自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