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17:52:40 浏览数:0
在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说起2007级英语专业4班的毕秀丽,可谓是无人不晓,她勤于学,敏于思,践于行,时时当模范,事事争表率,是学院众多同学为之骄傲的“领头雁”;
她是同学们眼中的“获奖专业户”,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生、青岛农业大学“十大优秀学生”、“五四青年标兵”,一摞金灿灿的荣誉证书,无言地表证了她精彩的大学生活;
她勤于学习,乐于助人,在为同学、为老师、为社会快乐奉献的同时,也怡然地享受着奉献中的快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学生党员的责任与忠诚。
学习之旅自信而坚定
作为大学生,打牢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技能是首要任务。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毕秀丽却将学习这一重点在大学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坚持了下来。三年来,她对学习丝毫不曾有过懈怠,连续三年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2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校十大优秀学生、校五四标兵等荣誉称号。可能很多同学都会认为她之所以成功一定又是天天坚持上自习,课前复习、课下预习的老套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在学习方法上并没有按常理出牌,不是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取胜,而是靠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她说:“上课要全身贯注,全神贯注不是眼睛瞪得圆圆的,思想飞的远远的。上课45分钟,我能做到35-40分钟的全神贯注,积极回答问题,跟随老师的节奏,整堂课下来犹如醍醐灌顶,这样课后就可以挤出时间来学习别的知识。”由于课上的高效率,课下她跑的最多的地方不是自习室而是图书馆,三楼的外文图书室成为了她的良师益友,她在书中涤荡心灵,在知识里陶冶情操。英语与贸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深化对商务英语的认识,于大三上学期,结合国际贸易知识的学习,她参加了剑桥国际商务英语高级考试,并获得了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办法的合格证书,这项考试全青岛市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过,完全凭自学的她却轻松地通过了这项考试,“知识是一种积淀的过程,之前看的一些关于商务的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不管是提高课堂效率还是多看外文书籍对于她来说都只是一种学习方法,她认为成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在于坚持,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就等于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如果每天做一点,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抓住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
软件、硬件一个都不少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处事能力。毕秀丽就是这样软件、硬件一样都不少,在大一时,她就积极的加入了学生会和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在学生会工作了三年,她对学生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一从干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她在这个大家庭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播种了自己的梦想,放飞着自己的未来。对于学生干部的理解,她说:作为学生干部,我们锻炼着自己,也服务着他人,肩上更多了一份奉献与责任。”担任学习部部长期间,她所带领的学习部准备大学生英语竞赛的报名,全校有1500多人报名,由于报名截止日期紧,为了不耽误全校同学的报名,她在团总支办公室一夜没睡把表整理好了第二天早晨才离开。“当时天很冷,脚都冻僵了,但是当把弄好的表格拷在老师电脑里时,心里确是暖暖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脸上浮出了一丝笑容,从她身上让人感受到原来奉献也是一种快乐。
如果把加入学生会比喻为具备了骨骼,那加入大学生记者团就是为她增添了血肉。在校报记者团担任专题部部长,共发表文章2万余字,被评为校报十大优秀学生记者。她曾采访采访过哈佛博士王红军,采访过莱芜市副区长周光学,也采访过全国CCTV英语演讲比赛山东省一等奖获得者田伦,她说:“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要赶超,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还要继续努力”。此外她还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和09级英语2班助理班主任,丰富的工作经验,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都让她有很高的群众威信。
校园舞台中的映山红
如果说大学校园像是人生的大舞台,那么毕秀丽就像是积极活跃于校园文化舞台的映山红,她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全面提高综合能力,荣获校级奖励20余项。她积极参加专业领域的文化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在驻青高校英语演讲比赛青岛农业大学赛区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宣讲四六级经验,被评为“英语四六级宣讲优秀个人”,在院刊《外语秀》中发表文章,被评为“最佳原创作品奖”。同时广泛涉猎,在校第八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荣获海洋科普知识竞赛一等奖,与“世博同行”征文比赛二等奖;在校“蔚然学风,从我先行”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第七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奥运风采大赛”中获三等奖,“奥运知识应答”中获优胜奖。
此外她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社会阅历,在2009年暑假她在莱芜市诚信培训中心当英语教师,所撰写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荣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等奖”,在教中学,在学中教,真正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于2010年参加青岛市机关锻炼营,荣获“青岛市机关见习营优秀营员”,在城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进行的一个月的实习中,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大学里所得到的社会实践将是我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毕秀丽如是说。
心怀感恩,甘于奉献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她不仅在学习和校园活动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她还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曾先后参加了古庙小学支教、王家曹村小学支教的志愿服务活动。“看着她们渴求知识的面庞,我真的想把所学到的知识都告诉他们。”谈到支教的场景,她仍然记忆犹新并表示如果还有机会再去,她一定会做的更好。
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令举国悲痛,看到电视、报纸上描述的场景更是让她感同身受,她不仅积极为灾区捐款,同时敏锐的觉察到地震灾区儿童教学资源紧张问题,结合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发动全校师生为灾区儿童捐送书籍、文具,组织了援助西南儿童的抗震救灾活动,为抗震救灾进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此外,在奥运期间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在校生及周边居民普及奥运英语知识,她还曾进入仁和区社区,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关爱社区老年人,受到社区领导的表扬;对于所做的这些志愿活动,她说“我认为人只有在奉献中才能感受到快乐,只有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毕秀丽的优秀,来自于她永远知道在什么时候,自己要做什么,明确自己的大学规划和人生蓝图,她为自己立下远大的志向,她说:“常立志不如立常志,作为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要总是问社会可以为你做什么,问一问我们大家一起可以整个社会做什么,周总理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更应当担当大任,肩负祖国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荣誉是终点,又是新的起点,党旗在我心,奋斗无止境。作为学生,她始终以学生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带头,在工作中奉献,在拼搏中进取,在阳光灿烂的大学校园书写了青春的风采,我们相信并期待毕秀丽在今后的奋斗历程上书写出更多超越自我、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美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