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学生交流会系列之卢晓芳谈考研经历

    2016-09-22 17:52:15           浏览数:0

 
(卢晓芳  英语06.3班  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
 
下面是我大体想到的几点,您看看是否有点价值。
  
    在学校选择方面,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我选的时候就没怎么深思熟虑。就觉得北师好,心里喜欢,就报了。说实话有点冲动,好在没给我冲动的惩罚。不过,要说想过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所在地,首都嘛,该名正言顺地去看看。二是心里喜欢这所学校,跑起来有动力也有方向。三是学习年限和指定的参考书,本来一开始想过北外,但我报的那个专业是两年制,听说社会上不太喜欢,就放弃了。
       再说开始准备的时间吧。我是暑假提前半月回来的,之前半点都没准备。暑假回来,主要也是为了找状态,习惯着坐下去,静下来。到开学,专业课参考书,只看了一多半。但还是觉得很值,因为是全英的嘛,真的静下心来看进去,挺有成就感的。然后带着这种状态开始正式复习。至于每天学习的时间,还是看个人的精力,不要死拼时间。效率第一,不能靠拼时间找心理安慰。我想提的一点是,要战胜自己的虚荣心。要学就学不要被身边的声音绊住。“哎呀,下这么大雨你还出去啊,真是英雄。”那就当一次英雄呗。学习不丢人。能学,不代表你笨,不学也不能就说明你聪明。总听见有人说:你看,人家谁谁不用学就怎么怎么地。那是他学的时候你不知道。我不相信有神童。其实,周围的人很少会关注你的过程,大部分人只看你的最后结果。就抛开虚荣心,做自己想做的。学生,不学难不成还光荣了?我不这么认为。
       还有就是,最好能找个伴。很有必要的。备战考研,说实话还是有点枯燥的。复习烦了,发牢骚啊,也有个人听。当然,主要目的在于相互鼓励。要是能有个考相同专业的就更好了,遇到问题时可以讨论讨论。不同的人想法不一样,可以打开思路,也可以相互提醒考点,能复习的更全面些。 考研是主要任务,但其他方面也要处理好。比如说人际关系,特别是跟宿舍的姐妹们。跟身边人关系好了,心情才能顺,也才能全心的投入学习。
    下面我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吧。说实话,决定考研成败的,不是政治,而是专业课。  
    1.英语专业,大部分参考书应该都是全英的。不要怕它,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看,其实并不难。可以的话,对着汉译本看,帮助理解,但不要太依赖,看一遍理解了,还是要以英语的为主,考试总是要用英语答题的嘛。
    2.定期总结。整理框架,每章用大括号理一个脉络,以后再看时,就可以只看着框架自己回想往里填内容,想不起来的查课本,这样印象深刻,对课本也有个整体的把握。因为现在出题,不再局限于某一章,而是综合化。需要自己总结整理。
    3.遇到不懂的内容问老师。不要不好意思,老师很乐意帮忙的。说到这,我想感谢一下蒋长刚蒋老师。我乱七八糟的的问题问过不止一次。但蒋老师非常耐心,而且我发现他真的是很博学。呵呵,我在这,就把蒋老师出卖了,你们要是有问题在得到他许可的前提下可以去骚扰他。
    4.真题。真题真的不容忽视。课本通看过一两遍以后,再对照着真题,看所报学校考查的侧重点。多看几年的真题,总能找出点规律和侧重点。尤其是上一年的真题,无论如何要设法弄到。因为有可能题型会变。这是我的教训。我买的真题没有最近一年的,网上也没搜到,也没找师姐一类的要。结果,等我坐到考场,打开试卷时,蒙了。题型全变了。除了政治,二外,基英,专业课都跟我买的那几年的题型不一样。好在自己重基础,大体一扫还可以,内容没有太偏。不过,有准备总是好的,起码不会临场心理被打击一次。如果真的不幸重演我的遭遇,不用太慌,他怎么变都是从课本出发的,万变不离其宗嘛。
    5. 重复。如果不是跨考,专业课应该都已经学过了。但也不能轻视,看的次数还是多多益善。前几遍,通看,要看细。然后,对照着真题,看重点。最后考前,再对着自己整理的框架图通看一遍。我的专业看参考书有三本,都是全英的。我前后一共看了有五六遍吧。到最后,对着框架,用一小时左右就能把整本书通一遍。
    政治。政治辅导班,看个人情况吧。我因为懒,想让辅导班给划重点,所以报了。但现在觉得真是没多大必要。安心看大纲就得了。所谓的押题,看看知道点就够了,千万别真的把宝都押那。出题人不是白拿薪水的。反正去年的,我报的那个班,还有同学的,都没押重。同学都反映,好像背的都没用,瞎编。其实,编,也要有点依据的,所以把大纲看熟比到处押题实在的多。
    基础英语。单词不容忽视,阅读里用到是一方面,有的学校直接考单词。北师去年就是有十五个题,给你一个句子,其中有一个单词给出首字母 和解释让你写出该单词。我答的不好,看论坛上,大部分人都踩着这颗地雷牺牲的。高级英语课本还是看看的好,课文,单词都要看,比直接背单词书管用。课后题有关修辞,写作手法,总结主旨的,有时间的话,看看对阅读写作也会有帮助。具体怎么用,还是结合真题,看所报学校侧重考什么。
     到最后,心里很容易毛躁,而且合上课本,脑子里没太存多少东西。这时候要稳住。心里想着一句话:别人也都这样,甚至还更差呢。安心地坐那,本身就是对其他人得一种震慑。“先从心理上把对手吓趴下。”
     复试。最好联系个上届的师姐师哥,打听下大概复试内容,好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到点上。即使准备的很充分,进去前也会紧张,但面试老师(北师是七个老师)都很和蔼,真正开始面试时也就忘了紧张了。“老师坐那不是为难你的,是发现你闪光点的。” 至于有没有歧视,我相信大部分学校是公平的,主要看你能力而不是出身。起码,北师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学生就只管主观努力,不能改变的莫须有的客观因素就别费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