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郭送宣讲稿

    2016-09-22 17:54:27           浏览数:0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的郭送。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大学成长的经历,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

   2013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揭晓了《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那时的我只有13岁,家里的电视是黑白的,都是雪花点,根本看不清画面,尽管如此,一名支教者的事迹还是让我泪流满面。徐本禹他用一名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与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当时我就告诉自己长大之后一定要向他一样去支教。

2011年9月,我加入了手拉手义务支教队,2013年1月,我开始了第一次支教。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于去农村支教,感觉并不是多大的挑战,但是真正走进支教的村子才意识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一行13人来到了鲁能滕州希望小学,一所10多年没人居住的房子成了我们的容身之地。满地厚厚的灰尘,墙角布满了蜘蛛网,房间没水没电,冷的像冰窖。大家找来几块废弃的木板,敲敲打打就变成了一张床板,用几块砖头支撑起床板。这样的床至少要睡三个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睡着冰冷的木板,吃着没有油水的饭菜,依然快乐的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

   12岁的韩欣雨是六年级的学生。爸爸生病去世了,她跟重病的妈妈相依为命。山里的冬天很冷,欣雨却每天都穿着单薄的外衣和鞋底都快掉了的布鞋。队员们凑钱给小欣雨买了新的棉衣棉鞋。支教结束要离开时,欣雨偷偷塞给了我一张纸条,坐在车上打开纸条,里面居然紧紧的包着两百块钱,欣雨在纸条中写到:“老师,我很喜欢你们给我买的新衣服,妈妈说衣服肯定很贵,她就到邻居家借了两百块钱,让我偷偷还给你们。我会好好学习,不让你们失望的。”

支教时,欣雨曾看着一张青岛的照片说:“好美呀,我多想去看看呀。长大之后,我一定要跟妈妈一起生活在那样美丽的城市里。”当时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坚强懂事的小女孩实现梦想。在2014年的国庆节,我跟手拉手的队友们便邀请了欣雨和她的小伙伴们来到青岛。在学校的昆虫博物馆、教学实验室、广播台都留下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一起游览世园会、极地海洋世界,在海边捡贝壳,冲海浪,在手拉手队员的陪伴下,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领略了一个充满人文之美、科技之美、自然之美的梦幻青岛。我们支教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给孩子们种下一颗梦的种子,期待有一天这颗种子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支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帮助了我,就像欣雨她让我学会感恩,学会成长。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更是青春成长的财富。

   转眼间到大四了,大家的目标也渐渐明确,身边的同学有的忙碌在考研的三点一线上,有的又忙碌在求职面试的道路上,自己也有对未来的计划,并努力奋斗着。但是大四这年的寒假,我还是带领手拉手的队友们来到了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化旦尖措孤儿学校支教。很多同学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对大山里孩子的牵挂与不舍才让我又一次地回到他们身边。

   青岛到兰州要坐两天一夜的火车,在兰州住宿一晚,第二天再坐4小时汽车,之后还要步行,穿山越岭辗转56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3000米海拔,零下20度低温,不同的饮食风俗,我带领手拉手的十二名队员一呆就是20天。孩子们的生活很艰苦,却依然很快乐。穿着不合脚的鞋子仍然在尽情的奔跑嬉戏,吃着馒头稀饭仍然大声的朗读课文,头上有虱子,身上有皮肤病,手上有冻裂伤,患上了红眼病不停流泪但是仍然在笑。

   完么扎西和拉毛扎西,从小没有父母,被送进了孤儿学校。由于生活环境差,孩子们得了皮肤传染病,必须送到医院治疗。学校教师不足,作为支教老师的我便和队友担负起了在医院照顾孩子的重担。期间遇到很多困难都必须自己解决,一日三餐,照顾日常起居,为孩子们擦身子涂药水,都是最基本的工作。忙碌到深夜,直到孩子睡着了,我们两个女生才能挤在一张窄窄的病床上休息。两个小男孩特别喜欢吃瓜籽,于是,我就每天给他们剥瓜子。一颗又一颗,剥的手指都微微发痛,也不想停下。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小小的瓜子或许会让病痛中的孩子感到稍许安慰,让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父爱母爱的孩子感受到些许温暖。5天里,我们提早体验了为人父母的艰辛,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被传染,只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康复。

   冷布加草是学校的一名六年级学生,母亲去世,父亲对他不闻不问,两年前,他被查出患有右下肢淋巴血管瘤,右腿已不能走路。学校老师汉语不好,便商议我们送孩子去上海看病。学校只能报销一个队员和孩子的车票。考虑到一路都得背孩子,还要提行李,我们决定凑钱再买一张车票,让另一位队员也跟着去。最终,徐宁和王恒特接下了这个重任。两千多公里的路程,三个人先坐农用车,再坐汽车,再坐火车。冷不加草有64斤重,站起来到徐宁的胸前,到王恒特的肩膀。一路上,除了坐在车上,上下车、换车的时候得背着。在上海的9天时间里,冷不加草做了两次手术。除了常规的术后护理,上厕所什么的都得人背着,徐宁已经能用很熟练的“公主抱”把冷不加草抱到洗手间。王恒特的妈妈打钱给女儿,让她给冷不加草买点东西,一个毛绒玩具,冷不加草爱不释手。“支教大学生背藏族娃上海看病”的新闻不知什么时候在网上传开了,大家都为这两名支教大学生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们是“中国好老师”。

   志愿服务很崇高,其实也很简单,在手拉手义务支教队,在青岛农业大学一直有一群对志愿服务充满热情的同学,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用我们微小的力量可以换来孩子们幸福的笑脸,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无论多苦多累我们都毫无怨言,面临再多的困难挫折我们都永不退缩,所有无私的付出只因为我们拥有一个让自己自豪、令别人羡慕的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大学生活马上就结束了,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手拉手的小伙伴们送给我一件最珍贵最有意义的毕业礼物,《郭送日记》电子书发布了,这里面记录了我大学支教的点点滴滴,其实每次宣讲,我都会把日记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回想一下,大大小小的宣讲已经有几十场了,但是每一次我都精心准备,我希望大家可以从我的故事中。了解志愿服务,热爱志愿服务,加入到我们志愿者的大家庭中,用我们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去感染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这是徐本禹微博签名:努力感动自己。这既是对自我价值的期许,也是一种自我激励。努力感动自己,我在这么做,我的队友们也在这么做,并且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