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17:53:54 浏览数: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先做下自我介绍,我是胡晓敏,外国语学院2008级英语3班学生,2009年至2012年任班级团支书,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任外国语学院第十一届学生会常务副主席。我今天回到我的母校,回到外国语学院,坐在这里,我内心依然像当初刚入学一样紧张、激动。从懵懂无知,到从容干练,可以说,我的一切都是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给的,感觉总是有太多发自肺腑的感谢,怕来不及说出口,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向各位领导、老师道一句感谢,谢谢你们这么些年对我的包容与培养,谢谢。
时光的沙漏总是沉淀着无法逃离的过往,转眼间,我离开学校已经一年多了。想到5年前我考入青岛农业大学,一年前我离开青岛农业大学,我人生最好的4年都留在了这里,留在了外国语学院。大学四年的时光,1400多个日夜,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而当今天再回想起来却又是那样的短暂。这四年里,我们见证了外国语学院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增大,见证了外国语学院成长的点点滴滴。我想,这个美丽的校园承载了我们生命中永远不会改变的青春与梦想,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热爱和怀念的。
2012年我们毕业的时候,我和我们班班长是送走了我们班最后一个学生才离开的,我最后离开的学校那天早晨,关上宿舍门后,我对班长说了一句话,我说,这个宿舍门关上之后,我感觉自己最疯狂、最绚烂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那里,再也回不去了。现在工作一年之后,再回想起来,真的觉得一个机关工作人员身份所带给你的成就和满足远远不及那些人、那些关于青岛农业大学的记忆在你心底留下的那些感动与温暖。
今天,我坐在这里,看着台下的你们,知道你们现在的内心一定是忐忑的,惶恐的,因为你们不知道该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该从事什么样的岗位,该选择什么样的未来,其实,在开始你们的未来之前,你们就已经开始迷茫了。对此,我深有体会,我自己也是从你们这样一个时期走过来的,在选择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上也有过很多疑惑,犹豫不前。我知道在座的一部分人是准备考公务员的,一部分人是准备考研,一些是准备毕业之后直接就业的,可能还有一些是要出国深造的,那么今天我就针对每一种方向把自己的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关于考研
其实我自己是经历过考研、就业,最后才赶上考公务员的末班车的。当初自己也是一心复习考研,只是后来考研失败。那我就把自己的一些失败的教训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勉。
1、慎重选择,一定要务实。很多人在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有所谓的名校情结,就是非名校不考。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考研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迷失方向。我明白很多人的这种心理,大家觉得考研嘛,就要去一个好学校,将来就业才会有更多机会,其实,就我自己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我认为,选择一所名校是很重要,但不应该成为你唯一的择校标准,学校所在的城市的这种发展潜力以及你在本校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这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你以后的就业。举一个例子,如果我的实力考不上清华、北大,那我可以在很多一线城市比如上海选择一所我有把握考上的学校,虽然不是名校,但是因为学校所在的城市机会很多,对人才的需求也很广泛,所以,将来就业的机会也是很多的。
2、准备考研不在于早晚,而在于你是否用心。在这里,我想对那些因为种种原因着手复习比较晚的同学说一句,考研复习不在于战线拉的有多长,而在于你是否把握好了每一分钟去扎实的复习。所以,不要找理由畏惧、萎靡不振,你们并没有输在起点上。
3、不要贪得无厌,买一堆参考书,每一本都学,每一本都学的不精。一定要保证看过的书掌握的牢固,没看过的书扎实的去学。考研复习时要学会取舍,把你们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些比较重要的参考书上面去,不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走马观花,学多少忘多少。
4、关于考试心态。考研成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个,但是失败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心浮气躁、三心二意。有很多包括我在内的考研人在复习时,都是灵魂出窍,心不在焉。考研考的就是大家的毅力、耐力和信心,所以,从现在开始全力备考吧。最后,就是考试时候一定要放平心态,记住在考试时每一个人的内心都紧张,你不是唯一一个,所以尽力去做到最好就行,考研不是唯一一条可以通向成功的路,过程中我们努力了,就不需太计较得失。
二、关于考公务员
前面给大家提到过,我是属于考研失败,搭上公考末班车的那一类幸运者,如何准备公考,没有参加过任何公务员考试培训、甚至没系统做过多少套试题的我,在公考准备方面可能还没有大家的经验丰富,姑且讲述几点参加工作后对于公考准备不足之处的反思,与大家共勉。
1.不要试图做完所有的题目。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做完公考的全部试题存在难度。其实分析一下公考历年的分数线,不难看出绝多数情况下超过总分一半多一点就可以进复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不现实地要求自己去做完所有的题目。我的建议是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知道自己擅长哪些题目、可以迅速准确地做完哪些题目、哪些题目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外,明确了这三点以后,要根据自己在不同题型上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果断的“取舍”,并且在日常练习中形成习惯,考试的时候头脑中清楚地知道哪些题目该做,哪些题目可以先放放,哪些题目快速地“蒙完”。要学会取舍,会做但是不一定要按步骤做出精确答案。公考拼的是答题速度,不要觉得自己擅长数字类的题目或者其他类型的题目,就非做出精确答案,行测考试是选择题,很多时候题目不需要解,或者解几步就能从选项中猜出正确答案,这样即使正确率比按步骤做出低一点,可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使你在答题时间上胜出,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
2、重视申论。大多数的公考应试者都疏于申论的考前复习。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家都不喜欢写文章,太费“脑子”和时间;二是简单的将申论等同于高考作文,谁都会写,得分也差不多,不像行测那样不复习就不会做。但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申论,理由也是两点:一是申论大多数人都不会好好准备,考试时临场发挥。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说的是战争的胜利以正面部队御敌,以“奇”兵取胜,类比一下,公考复习犹如带兵打仗,大家都在一心复习行测,同时疏于对申论的复习,这时候你重视申论的复习,正能起到奇兵之效。四年的大学生活告诉我,庸者拼时间,而强者拼的是学识和计谋,公考就是带兵作战,在透析自己的基础上要形成御敌或者攻城的有效方案,以正合,以“奇”胜。二是申论往往决定最终成绩。可能有些同学会怀疑我的观点,因为身边有实例表明,头脑聪明、数学好的同学往往能考好,其实这只是个别现象。当你真正进入机关单位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公考中你最大的竞争者不是你的同龄人,而是那些已经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公务人员。每年成功考取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机关中的在职在编人员或者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等,在机关单位中他们很多人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一天之中阅读和写出的公文可能比你一辈子见过的公文都多。面对这些真正的竞争者,我们有何理由不去重视申论?但凡仔细研究一下公文你会发现,其实公文内容往往充实、全面。我们平时见到的公文基本是政治书、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材料的风格,因为面对的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这类文章行文只能是高度概括,难免显得“假、大、空”,但实际工作当中,政府部门面对的是群众、是一个个关乎民生、发展的现实问题,当你去考取一个乡镇公务员的职位,或者非中央或中央直属单位的职位的时候,面对申论试题,我们行文依旧是“假、大、空”,那公文的写作意义何在?试想那些平时在政府从事文字工作的阅卷者,怎么会给这样一篇文章打高分?所以我建议大家重视申论的复习,大量阅读,总结规律,开动脑筋,写好申论。旧话重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大家都在写着无关痛痒得的废话,这时,能够做到公文格式“正统”,公文内容有思想、有深度,能反映笔者丰富素材积累的好文章往往能抓住阅卷者的眼球。
三.关于就业
可能在这种很多人都去考公务员、考研的大环境下,有些选择直接就业的人会倍感压力。其实,我个人认为在当前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先就业后择业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先就业,就可以积累一些丰富的社会经验,包括为人处世的原则等等,等到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什么职业,这个时候再去选择,底气就会足很多,胜算也大,比较具有目标性。我个人觉得工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越早工作就越能够认清现状,调整自己的状态去适应。大家有些人可能正在经历,甚至有很多人没经历过毕业找工作这个过程,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当时毕业时候,幻想的是就业之后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宽松的时间,到了周末还可以过着三五成群的小日子,其实不是这样的,要想在企业生存的舒适一些,在基层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你必须要做到中高层岗位才有资格去过舒适的生活。而这些中高层岗位看中的是求职者的工作经验,而不是学历。所以工作经验也是很重要的。
四、关于出国。
我对出国真的给不了大家太多建议,只想说一句,就是珍惜出国的机会,不要浪费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好好学习异国的这种文化和教育,将来也是一种财富。
经历过公考,经历过那充满辛酸同时又充斥着感动的“毕业季”,关于公考、关于考研、关于大学、关于未来的感悟远远不止这些,对未来、对选择、对大学生活,我有几句话想和大家说。
1、珍惜所剩无几的大学生活,珍惜现在最好的时光,一生最好是少年。不管公考结果如何,不要在备考中忽略了远比考试结果珍贵很多的大学时光。
2、学会感激。去感谢一下为你公考提供无私帮助的大学老师、身边的同学,一生中,会有很多人会在你生命中走来走去,复得复失,你所能紧紧抓住的,不过就是一段时光和一部分人,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所有人,因为将来你们都会天各一方,再没有一个人会像他们一样与你共同携手走过这段充斥着酸甜苦辣的时光。
3.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曾经,我也在考研、考公务员、就业这几个选择面前徘徊不前,很多学妹学弟也问过我,说,你给个指导建议吧。我觉得是这样,在指引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很难做到,指引人生道路和方向时你要站的足够高,而且要非常了解这个人,了解他不只是现在的表象,还要了解他的内在潜力。所以,我没法在你们的选择上给你们建议。但是,我想有一个原则,大家必须知道,我们很多人这一生,可能你现在做的事情都不是你一辈子的事情,你一辈子的事情取决于你前一步路走好没走好,而不是选择没选择。当你决定出发时,最困难的事情就已经过去了。职业生涯扬帆于选择,但是不能止步于选择,所以,选择好了就努力去做吧。
4.无论你处在什么环境,永远不要抱怨,抓住能改变你命运的任何机会。
抱怨不如改变。当你把很多糟糕的事情归结为外界因素的时候,你就往往不会去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认识自己,反省自己。任何一个人的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要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工作中的一切不如意;清醒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所在;遇事不要总是把抱怨挂在嘴边,因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凡是值得你做的事情都要做好。这是我参加工作以后的一些体会。
一是培养强烈的责任心和纪律观念。要想做好工作,没有责任心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校时积极锻炼自己,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培养我们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就不能干好工作,也就会面临被淘汰的结果。
二是要培养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光靠一个人苦干是不性行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良好的人际关系资源是我们高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是无论何时,都要不断的学习。人这一生,有三种东西非常重要,金钱、权利和知识,而很多人包括我都只能靠后者活下去。所以,同学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你的学习能力,其实,我考上公务员虽然说自己并没有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我自己知道这和我平日里对知识的积累有关,一定要多读书,不管社会怎样变,不关将来的就业形势如何变化,一个满腹诗书才华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所埋没和淘汰的。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现在还并不能体会知识的价值,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吧,锤炼过硬的专业技能,为将来投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知道,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你们要学会适应孤独,没有人会为了你的未来买单,你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这就是生活。
亲爱的同学们,从你们现在的一无所有,到不久以后的德美双修,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会包含太多的辛酸和泪水。我知道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你要早起晚睡,要应付各种考试,要学习很多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复习考研,要背诵很多公务员的材料、要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等等,但是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所谓的枯燥、辛苦的事情,你们以后的余生将不会再经历和拥有,你们现在浪费的今天,都是再也回不去的昨天,所以,你们没有理由浪费,你们现在努力奋斗的这个过程,以后也将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我常常跟别人说,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这里借用别人说过的一句话: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同学们,三十年后,如果世界上还有“坚持”和“感动”这四个字,我希望它属于我,也属于你们,游鱼有深海,你亦有晴空。从现在起,无论你是谁,当太阳升起,你要做的,就是奔跑。
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各位学弟学妹心想事成,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