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17:53:33 浏览数:0
陈娅斐,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09级1班团支书,外国语学院第四党支部宣传委员。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团员”、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综合素质优秀学生”。2009-2010学年,荣获“二等专业奖学金”;2010-2011学年,专业排名第一,荣获“国家奖学金”、“一等专业奖学金”。2011-2012学年,被评为“校十大优秀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一等专业奖学金”。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获奖,2010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青岛农业大学赛区一等奖;2011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2012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三等奖。此外,她光荣当选为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志愿者,被评为我校第五届“五四青年标兵”、“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当选学校第一届党代会代表。2012年8月,作为志愿者与学校领导、老师一起参加国际农业小型峰会,因表现突出,受到美国农业部官员和袁隆平院士等的好评。
冰心女士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陈娅斐就像那朵成功的花儿,在她成绩的光环熠熠生辉时,为了绽放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也同样值得我们瞩目。
幸运属于努力的人
几乎每一个与陈娅斐有过交流的人都很羡慕她,觉得她就像是上帝的宠儿一样特别幸运。但陈娅斐却不这么认为:“每个人都是‘天之骄子’,只不过在生活中,只有最努力的人才是最幸运的。”
面对所学的英语专业,陈娅斐要求自己必须学好,因为这就是以后走向社会的“资本”了。她每天都会利用琐碎时间读英语、背单词。谈起她学习的积极劲头,舍长祁雅芝说:“即使生病了,她也会坚持学习。”
陈娅斐不仅学习得法,做起工作来也如鱼得水。作为班级团支书、院学生会心理发展部部长和党支部宣传委员,陈娅斐是个名符其实的“大忙人”。但她把自己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没有被繁琐的事务扰乱了脚步。“事情多了有时也会发些牢骚,不过冷静下来,还是要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陈娅斐担任亚洲沙滩运动会志愿者的那段时间,整整服务了一个月,回校就面临期末考试了。此时作为学生会干部,她还要写年终总结,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她争分夺秒地终于一件件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陈娅斐说,她其实没有别的什么法宝,唯一就是严格遵照计划做事,“我特别喜欢做计划,只有这样生活看上去才能井然有序。”
就连大学四年的生活,似乎也都稳稳当当地掌握在了这个爱规划的女孩手中。“每个阶段的生活都做应该做的事,大学就会成为你想要的那个样子。当然大一初期的迷茫很难避免,但不要慌张,重要的是要尽快走出迷茫,而规划本身就有利于走出迷茫。”
“规划重要,坚持更重要。”陈娅斐肯定地说道。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她决定每天锻炼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坚持下来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舍友王冰告诉记者:“娅斐的坚持让我们非常佩服,或许这就是她成功的原因吧!”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凡事三思而后行是陈娅斐做事的一个准则,她从不盲目跟风。比如背英语单词时,不少同学喜欢手捧一本厚厚的词典从A开始往下背,但陈娅斐不喜欢这样的方式。“我会在做题时把不会的或者出现频率高的词记到生词本上,然后专看生词本,这样就不会感到特别冗杂,还容易记得住。”
生活中的她像很多大学生一样喜欢旅游,但上大学后,她没有选择一窝蜂去热门景点,而是参加了学校夏令营。“学习和工作时间要集中精力,但休息时间肯定要休息。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水平。”从小爱旅游的她每次放假都会和家人、朋友外出旅游,不仅可以丰富视野,还可以让一家人享受团聚时光。
学习和工作上都拔尖、能干的她,生活中也有着很“女孩儿”的一面。上大学以来,她基本上天天跟家里人通话,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到自己的小弟弟,每个人都聊,无话不说,每次通话时间都不短。她会在父母生日那天,熬着等到零点,准时给他们送去祝福。“可能很多人觉得这种行为很怪,但是我感觉这样特别幸福。”她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生活中的“活雷锋”
同学们一提到陈娅斐,没有不说她是“活雷锋”的。她从来不拒绝别人,每次都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有一次一位其他学院的同学打听着找人帮忙翻译推荐材料,马上有人推荐他找陈娅斐。“她英语好,而且爱帮忙,找她准没错!”当时正值国庆假期,陈娅斐回到家后,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就赶紧开始写材料了。她查了好多书,足足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写完。
作为团支书,只要班里同学有困难,她就主动找班主任反映情况,还会特别照顾那些同学。陈娅斐自豪地说:“其实,我的这些习惯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陈娅斐的爷爷是位老党员,每次和她聊天时总会传递给她“红色正能量”,告诉她要学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这就是陈娅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女生。在经历过重重考验之后,成功的花才会开得更娇艳,陈娅斐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未来的道路充满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追求完美的脚步依然会坚定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