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2 20:32:53 浏览数: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作为一名考研代表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考研经验。我叫邓康达,是日语专业1501班的学生,从2018年7月份开始备考法硕,经过五个半月的准备,初试考了351分,擦线进入华东政法复试,最后以总成绩倒数第18的分数险险上岸。事实上,初试分数出来之前我是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到这样一个分数的,初试完之后,对答案,估分什么的我都没有做,直接去找工作去了,结果没想到还擦线进了复试,我记得去上海参加复试之前,还有一个学妹问我还要去参加复试吗,我说为啥不去呢,就当是为来年再战积累点经验吧,就强行走完了一遍流程,没想到就被侥幸录取了。所以同学们如果决定了考研,一定要坚持到底。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在报考院校时,要考虑各种情况,比如水区旱区,压分情况和大小年情况,以及复试情况等,综合做出选择。例如,对于法硕(非法学)专业来说:北京和上海是典型的旱区,压分情况比较严重,今年上海地区压分尤为严重,整个上海地区,专业综合课没有超过120分的同学,并且没有总分超过400分的同学。拿我自己来说,我综合课只考109分,而北京,广东,重庆,包括浙江和江苏都有将近130的同学。我觉得不存在上海地区的同学综合课学得普遍比较差的情况,应该是压分真的很严重。上海地区法硕非法学第一名399分,但是他的两门专业课加起来只有241分,其中,基础122分,综合119分,综合为全上海最高分,目前没有发现上海地区专业课有超过250分的同学。而其他地区专业课超过250分,260分的同学数量很多。可以发现,就今年的情况来说,上海地区比北京地区专业课压分还要更严重。所以报考上海地区的同学要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能只看分数线选择学校。当然,压分对于一志愿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调剂来说,影响会非常大。其次,也要注意大小年情况。就今年华东地区来说,由于浙江大学去年全日制非全日制一起划线,所以分数线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今年报考人数剧增,分数线上涨。同样的情况对于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也适用,由于去年两所学校的分数线都比较低,所以今年扎堆报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复试比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很多同学在选择院校时,有可能对于复试关注程度不高。考研过了初试并不是最终的胜利,能够被录取才是最终的胜利。比如南京大学今年划线较低是因为复试比非常高,很多人进复试,实际录取分数并不低。
考研更是一场持久战,你会发现,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之后,去参加初试,然后就又是长达半年的等待,等成绩,等国家线,等校线,等院线,等复试名单,等拟录取名单,等到6月份才能等到你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并且还不知等到哪一步就挂了,那真的是身心俱疲,但是,一定要坚持下来,你最后会发现你的自信心会成倍的增长,无论是找工作还是二战,都大有裨益。
今年全国考研人数290万,考研是越来越难,真的是比高考还要残酷的一场战役,而且是越来越残酷的一场战役。预计2020年考试报名人数会是一个更加恐怖的数字。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真的是一段非常辛苦的经历。如果一个同学目标比较高,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并且想要一战成功,必须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真的有做好二战的准备的话,并且天性乐观,身体健康,家人支持,考研是人生必选。这几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一战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的梦想院校和梦想专业,即使失败了也可以重来一年。但是只要其中一个因素不满足,那么最好在考研前期,考研中期,适当评估自己,报考比自己自认为的水平低一点的学校。有些在一战之前抱着大不了再来一年的心态去考试的同学,很多真的落榜了,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再来一年。而没有经历过调剂的同学,大概不太了解今年调剂有多么艰辛。考研目标院校越高,压力越大,考研本身对于习惯了潇洒生活的大学生来说,压力就挺大的。如果报考的是名校的话,压力真的是成倍增加。因为我们需要孤注一掷,需要一个人应对很多事情,需要放弃很多,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只要我们足够努力,选择正确,还是能获得很大的收获的。特别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考研的过程中心态崩溃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我们即使心态崩溃了,也一定要坚持去教室,去图书馆,到能使你静下心来学习的地方去,而不是自我放逐,一定要在一到两天内把自己的状态调整过来。同时,我们也一定要相信自己,自我怀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无论考研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情况,我们都要相信自己,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去想考研失败之后怎么办或者考研成功之后怎么办,因为考研的时候想这些完全没有用,考之前没有人会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水平的,只要决定了自己的目标院校就朝着它去努力吧,不要恐惧于那个学校的分数线有多高,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我们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的!
我呢,选择跨考法律硕士专业主要是因为它的就业面宽,就业前景比较好,可以结合本科外语增加自身竞争优势,将来毕业以后可以去律所,去公司做法务,也可以考公务员进入公检法部门,选择比较多。其次,就是区域选择的问题,这个一方面受家庭的影响,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事情越来越多,离家人近一点总归是好的,另一方面觉得自己还年轻,我是97年的,想去上海这样的一线混一混,就算将来混不好,还可以退居周边二线城市,再然后就是华东政法是一个我在高考时就比较中意的学校,同学们可以去网上看一看这个学校,非常漂亮,而且法学实力也很强,虽然近几年通过法律硕士(非法学)考上名校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法硕是一个只要我们足够努力,考上名校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的专业,当然现在法硕难度越来越大,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所以报考时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由于时间关系,先简单这样一说,建议各位想跨考法硕的同学们可以加一下我和你们邱文超学长的微信,然后咱们建个微信群,考研期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群里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交流交流,争取2020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在此预祝各位圆梦2020。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