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17:52:11 浏览数:0
(于玺 英语06.4班 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坐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些考研方法及经验。
从接到复试通知到复试结束,不断有学弟学妹们就考研的一些问题向我请教,所以我在此基础上稍微总结了一些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大部分同学面临的问题是,考研还是工作呢?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可以做最后的决定。虽然考研与否并不能就此决定我们的人生轨迹,但是他无疑会对我们今后的择业及人生视野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去年我碰到和大家同样的问题,九月份之前我是坚决不考研的,但是在与老师,学姐学长们交流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决定考研。因为选择考研会让你的大学生活变得非常的充实,你会体验到为了一个目标坚决的努力的那种成就感。一般来说,考研较容易为我们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好的择业,更高的人际圈。另一个现实的因素就是,即使我们考研不成功,那么也不会对我们的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考研结束后我们在认真找工作完全来得及。
在考虑是否要考研时,大部分同学首先会对自己进行评估。这些问题总会徘徊在自己的脑中,靠这个学校我的成绩够了吗?考上的学姐学长们他们都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哪个专业哪个学校对我比较适合呢?我发现考研的成绩与平时的成绩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并且今年大家都准备的这么早,谨慎选择,坚定执行,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只要你决定了要考研,就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大部分人并不能一心多用。
那怎么选择学校呢,这确实是一个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再次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想讲的是,我国存在着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他们的复试分数线相对比较低,这就意味着大家可以有较大的机会进入复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同时意味着复试时的竞争就会非常的残酷,淘汰率是非常高的,相对的剩余的大部分学校在复试时的淘汰率就会比较低。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复试是按照1:1.2,这就是说一旦你进了复试,就拥有较大的机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其次,学校的历年真题不仅在我们的备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们择校时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参考。通过分析学校历年的真题,我们可以找出学校的考查重点,例如新闻学,各个学校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侧重于理论,有的学校侧重实务,且各个学校的复试考察点也是各有差异的,例如汕头大学的长江新闻传播学院的复试就采用模拟讨论的方式。针对一个新闻热点或是新闻事件来展开辩论,大家注意了,这个过程是采用英语进行的。这无疑就需要考生用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思维反应能力,逻辑组织能力。当了解到这一点,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可以更好的平衡自己的能力和学校的需求,从而最终取得圆满的结果。
再次就是学校的所在城市也是影响大家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选择进一步考取研究生的时候,毫无疑问我们都想给自己找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视野。学校的所在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实习机会,同时也会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说这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话题。
下面呢,我想简单的讲一下如何准备考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专业课,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学校的历年真题是非常有重量的。当初我在准备的时候,首先看的就是上外新闻学的历年真题,其次就是学校列出的参考书目,然后才是上网差一些资料。之前就有几个学妹找过我,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我捕捉到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对学校的参考书目并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在还没有对参考书目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前,他们却试图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涉猎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报考学校是否会涉及的知识。别的学校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于报考上外新闻学的考生来说,这一点是很危险的。因为通过历年的考点,可以看出上外新闻学对参考书目的考察占了很大的比重。只有首先形成参考书目的基本框架,我们才能够理智的有选择性的进行填充。换句话说,对参考书目知识点的掌握,可以让我们得到基本分,那我们扩充的知识则是我们与众不同之处,就有可能是我们的增分点。这其中存在一个先后和主次的问题,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的看待。由于我属于跨专业,所以我当时参加的是公共英语考试。关于公共英语我想说的是,大家一定要充分的重视、有一个问题大家需要清醒认识,那就是在考取公共英语时,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不一定就占有优势。相反,由于心理上的优越感,平时疏于练习,结果在公共英语上吃亏的大有人在。所以,一定要以一颗谦卑的心态来看待每一门科目。由于上外算的是技术分,政治在最后的总分中占的比例分的小,所以我用于政治复习的时间比较短。重点就是看的历年真题和最后预测四套题。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们应该对各个学科的占分比重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以便于我们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考研过程中,我们增长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心态的历练。大家在备考期间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时而厌学,时而想放弃,时而感觉特别的沮丧,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好好的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题海战术,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并不一定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大家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适合熬夜,有的人可以不睡午觉,有的人则会又叫固定的效率较高的时间段。我们应该做的是充分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过多的关注别人,随波逐流。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一种接近崩溃的感觉,你会感觉与时间赛跑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黑板上的倒计时一天天的减少,而自己总感觉还有很多东西没有看完。在这种情况下,不焦躁、不烦躁,理性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就变得非常重要。一种良好的心态在考研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食人间烟火,无喜无悲,而是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排解、转移。
最后我提一下关于资料的搜集。
大家都知道,考试中如果可以答出导师的最新观点,这无疑会为我们增分,是我们脱颖而出。那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这些闪光点呢,首先我们学校的数据库资源大家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来,在那里我们可以查到很多导师的论文,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很多极有价值的观点。其次,要关注各个学校的研究生论坛,或是研究生群。在那里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咨询,同时也会找到一些共享的资料级历年真题。最次,要关注报考学校的网站,查看你所报考院校的最新动态。多交流,多留心,多搜集,多整理,多整合,这样的资料搜集方法很有用也很必要。
最后祝愿大家都可以圆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