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17:52:13 浏览数:0
(王珊珊 英语06.2班 考取中山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考研过程中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我直接从我考研的过程考研的经验与教训。
初试只考笔试,但是大家在准备过程中也不要忽视了自己听力和口语的练习。因为复试会有面试,而且占总分的比例很大。
第一个问题,选学校。一直都觉得每个人想的不一样,原因也千差万别,我的选择过程既简单又复杂。去年的这个时候之前,我还没有决定好要不要考研,只是有一点朦胧的考研概念,思想上也在作斗争。直到5月底6月初的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自习室,写了一篇日记,决定“我要考研,我要考中山大学”。就这样,在对考研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做了选择。之后一直都觉得有点“荒唐”,之后也动摇过,尤其是暑假在家的一个月,家里人的顾虑,我自己的不自信,以前咱院没人考上过这个学校,这些都让我觉得中山大学既遥远又难考。回来之后,去找
第二个问题,准备复习。不止一个人问我,从什么时候正式开始进入复习状态。我去年也这样问过别人。其实你经历了之后,你会觉得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点。我开始是比较晚的,这也导致我一直心态不好,很着急上火,满脸起痘痘……07级的同学很多人早就准备了,我觉得这样很好,最起码心理上占优势。但是战线也不宜拉得太长,而且如果基础不错考本专业的话也没必要。我大三下学期选的课很多(因为之前很坚定的要毕业回家工作,乖乖待在父母身边。而且我非常喜欢上课的感觉),课表每天都满满的,一周三十多节课,最后忙期末考试都崩溃了……根本没时间准备考研的事。暑假回家前,一个05级的“再战一年”的老乡对我说,你还有心思回家呀,时间过得很快的……我也这么觉得,但说服不了自己不回家。大家应该知道,在家基本没心思学习,何况我心情那么差。回来之后晃荡了两个星期,考虑换学校的事情,中山大学先入为主,没换成……真正去上自习的时候得9月份了,那时候所有考研教室已经人满为患,我在F503门口那个被人遗弃的位子坐了下来。然后跟一个同学(也就是 the so-called partner)一起上自习,一起吃饭休息,一起讨论问题。那个位子真不怎么好,人进人出。但是我觉得考研就要有考研的样子,你整天跟不考研的人在一起对你的考研没什么帮助。在此建议大家早点占位,找个自己做着舒服的座位。
先说专业课吧。中山大学很重视语言学,胡壮麟那本150分。这中间有个插曲,9月底快十月的时候,中山大学换参考书了,语言学以前考中文,今年考英文,我当时挺气愤的,后来想想大家都一样,无所谓啦。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即使你报考的那个学校突然换书了,不要着急,千万别放弃。跟大家透漏一点不光荣历史:我大三虽然选修了语言学,但上课从来没有集中精力听过,拖着腮看着老师不知道在想什么。所以两次期末考试一个七十多点,一个六十多点,连最著名的语言学家都分不清。但考研时我语言学考了120分,在今年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分数。我会每天都看2个小时以上,那时候觉得那是很痛苦的事,如果我哪天不看语言学,我就觉得是给自己放假。但是我还是坚持住了。我觉得我虽然缺少一些自信,但我很能坚持。有时候,人就是必须管住自己,要能去做你不喜欢的事。我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不好好学然后考研突击,我只是想给期末考试不突出的同学打点气,现在开始认真学习来得及,而且专业课真的应该学好,否则你怎么跟别人说“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然后是基础英语。基英就按专八复习,每天拿点时间看看。中山大学考得题型比较传统:阅读,改错,写作,翻译,英语国家概况。有的学校会考词汇题,很多人拿GRE的红宝书背单词。我曾经试过,我不适合那样背单词。而且中山大学不考词汇题。我的词汇都是平时积累的。记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阅读是一种不错的途径。阅读理解是每个学校必考的,做专八的题也可以,我当时做了十来套GRE的题,有些难,刚开始会受打击。但是GRE阅读比较锻炼思维。提醒大家英语国家概况那两本书很重要,即使你不考研也应该好好读。我当时没好好看,基英丢分的大头都在这。关于翻译,最好是经常练,我练得不是很经常,当我不想译的时候我就看,我相信有input才会有output。写作也是,我其实比较懒,不喜欢写东西,但我会经常拿雅思作文看,这样也有帮助。
再说二外,我学的是法语。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认识“法语比日语占优势,因为日语题比法语难”。其实,不管学什么,只要你学好了,都不是劣势。中山大学的二外都出题比较简单。去中大复试的时候,很多人日语德语照样考八十多很多。我法语学得比较早,基础还可以,而且中大指定的书很简单,我上下册都是借的,没花成本。在我状态最不好的下午和晚饭后我会看法语和政治。当
最后是政治。我觉得没必要太早,不用着急。我记得9月份我不想学习的时候,拿本历史在看,舍友们说“现在看太早了,你没别的事干了吗”。于是我就没再看过课本。先买的考试大纲,那本书看起来不太舒服。然后跟着任汝芬的书复习,第一本挺好的,剩下的都没做完。我没有报什么辅导班,但听过他们录下来的录音,觉得挺有用的。我是那种听了会记得比较好的人。当然,报班也是有用的,但你不要完全依赖它。我当时选择题做得比较好,主观题觉得一塌糊涂。成绩出来之后还不错,比我自己估计的好。
第三,辅助工作。在我看来,辅助工作包括休息、锻炼,补充体力和精神动力。
休息好了白天才有精神和体力。我睡眠不太好,晚上睡得慢,早上一有动静就再也睡不着了。所以我晚上回宿舍挺早的,一般10点多,后来11点。建议大家好好休息,尤其是神经衰弱怕吵的人,最好找个安静的环境,或者同宿舍的人协调好时间,大家最好步伐一致。没必要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身体素质不好的人撑不住。
关于锻炼,我曾经试过早上去跑步,坚持了几个周,后来冷了就没再去。建议能坚持住的同学最好抽点时间运动一下。
关于补充体力,比平时多吃点,备点零食在教室,饿了补充点。建议大家到教室外面吃,我个人很讨厌在教室里吃东西的人,尤其是大家都在学习的时候。
关于精神方面,如果你是一个不太乐观的人,建议你找个积极向上的人作partner一起学习,我就是对考研没信心,但是她给我很大的精神支持。还有就是要给自己积极地心理暗示。我当时偷偷在日记本的内封面上写了“国立中山大学 &奖学金”,偶尔翻出来看一下。结果就真的实现了。
第四,考试。考前大家一定不要生病。 我已经习惯了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都会生病。所以大家保重身体。我是那种考试前会紧张得要死,进了考场就无所谓的人。大家最好不要学我,自己折磨自己……
政治和语言学考试时间正好。建议大家不要快考完的时候出场,可以在检查一下,也可以不影响别人。
考试最好不要有插曲。我考基英的时候不舒服去洗手间,这其中很曲折,浪费了一些时间,基英没做完。
考法语的时候,一个小时就做完了。后来检查了半小时,还剩一个半小时就出来了。如果你二外比较有把握,不用再浪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把自己憋在考场。
我初试的成绩是390,总排名第二。
关于复试,有人说初试完了要赶快准备复试,个人感觉没必要。寒假其实可以轻松一点,我去实习去了。每个学校出成绩的时间不一样,我是3月1号出的成绩,考完专八之后开始看复试的书,来得及。每天去自习室,看看书,听听东西,那段时间很享受。这期间有个partner,我们每天抽时间练习口语。听力和口语其实很重要,很多人就是面试不过直接被刷。
中山大学是上午考笔试和二外听力,笔试就是一张卷子,几道题,大家一般一个小时多点就做完。法语听力也就是大学法语四级的水平,我之前考过四级,也练过,不难。听他们说日语有点难。
下午面试。在一个很小的会议室,软座。进去对面坐了五六个教授,很和蔼,对你笑,我也对他们笑,问的问题也不难,每个人几分钟。首先问我“你来自农业大学?”我说“是的”,然后把咱们学校夸了一番……今年刷人不多,去年刷人很多。
中山大学办事效率很高,考进去的人都说她很公平。复试完第二天出结果。我当时紧张的要死。虽然觉得被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担心拿不到奖学金。中大的奖学金是全额的,就是你不用交每年一万甚至一万五的学费,而且每月有400元补助。下午张榜的时候大家都围过去看。我没有突破,初试加复试还是第二名。我已经觉得很幸运了,因为中大的奖学金名额很少,而且保送的人很多,自己考进去的只有前两名有奖学金和每月的补助。
在这里给大家打打气,大部分学校不会歧视。大家尽量考好学校。在此总结几点经验:
第一、借用去年一位学姐的话“考研路上要有良师益友”。特别感谢
第二、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到底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坚持连成功的可能都没有。有人想“我考研就是考着玩”,还有人后来就去工作了。这样的态度就不太有利。
第三、享受过程。考研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成长,还有朋友。
第四、看重结果。每个人都会假装潇洒的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说明你不是很想要好的结果。我觉得它们同样重要。你要给自己这样的暗示“我很想去**学校读研”。
在此祝各位考研的同学在明年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希望明年这个时候坐在这里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