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交流会演讲稿——李怀

    2016-09-22 17:54:03           浏览数:0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考研经验!希望能为准备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借鉴。
第一点,谈谈选学校和选专业的问题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北外上外的吸引力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个人也是这么一种感受。其实,关注北外上外已经很久了。大一刚来的时候,想到自己以后会考研,在课余时间就开始关注与考研相关的信息。英语专业的,一想,北外最好,久仰大名,所以我就首先关注北外。于是上网时就经常看看北外的官方网站,学校简介、招生考试、校园风景啥的,自己喜欢看的都看,对自己有帮助的也都全面地关注一下。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想看看这个学校的考研真题。于是我就在网上收集北外的考研真题。各种渠道,各种版本,权威的,不权威的,详细的,不详细的,只要你想找,都能找到。通过这些收集来的真题,对北外的出题风格,侧重点,题目类型,难易程度都可以有个很好的了解。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开始关注上外。上外官方消息明确表示,大多数专业是不公布历年真题的。不过这不是问题,即使学校不公布,网上也能找到很多真题,有些是完整的,有些是回忆版的,都是很宝贵的资料。这都是一些热心的研友在考研后的第一时间上传的,集中起来看一看,对上外出题的范围,风格,难易程度啥的也就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了。
  大二时,我基本上是重复大一的步骤,跟着老师走,以学好基础课为主,课余时间就经常上网关注一下北外上外。其实,和考研相关的各种信息都在不断地更新,这令我感到欣喜。英语专业考研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翻译、文学、语言学。结合自己的兴趣等各方面因素我就确定了要考语言学方向。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选择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如果你真的喜欢文学或是翻译或是语言学就去好好学,提升自己。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有了兴趣,才可能学下去,即使累也是快乐的。
  在继续关注北外和上外的同时,这两个学校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个人感觉,北外出题更难,对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同样的专业,北外招收的人数都比上外少,即使进了复试,被刷的可能性也很大;上外则没有那种令人敬而远之的感觉。其他的学校也或多或少地关注过,不过我一贯的想法并没有改变,那就是,要在北外上外之间选一个。既然北外不是我的菜,就只能选上外了。因此,考研目标便开始确定了:上外,语言学。

第二点,谈谈备考的问题
   大三时,一方面忙着各种专业课,另一方面又要把学习和考研相结合,试着开始准备考研了。因为我知道,如果到大四再开始准备就太晚了,我要考上外,自己的水品还有差距,就更应该提前准备。
   大四还有一些课,我就尽力平衡好考研与上课的关系。除此之后,课程论文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当时的压力真的是蛮大的,看着考研倒计时一天天减少,要复习的东西似乎无穷无尽,还要花很多时间写课程论文。其实,如果你觉得那些事影响了你的考研进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尽快处理好。课程论文要抓紧时间写,写完了就没什么事了。考研复习阶段,按照参考书,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就好;时间是很宝贵的,因此不要浪费时间;但你也不能天天学习。比如每周从周一学到周六,到了周天就可能很疲惫了,即使坐在那里也学不进去,那干脆就别学了,出去放松一下,半天或是一天,消除疲惫,振奋一下精神,下周就可以继续投入到复习中了。如果不懂得放松,长此以往,抵抗力就会下降。其实,个人感觉,在考研复习阶段每个人都是斗志昂扬的,只有一样东西能阻碍你前进的脚步—生病。如果生病了,学习效率也就很难保证了。因此,一定要劳逸结合,适当运动。考研是一个长久战,有了充足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才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考研复习阶段就是简单的重复,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不过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都向着目标又迈进了一步。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 ,算是进入了所谓的“白热化”阶段。在复习了很长时间之后,已经很疲惫了,天气还越来越冷,不过越到最后越是关键,一定要耐心坚持下来。
   最后两天,收拾东西,入住宾馆。在宾馆住下后,既紧张又兴奋,因为明天就要走进考场了。不要再想还有啥没复习好的,考前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

第三点,谈谈考试心态的问题
   考专业课一的时候,刚看到试卷时我是傻眼了, 题目出的太难了,并且有很多我都没复习到,一下子蒙了,心想这该怎么办,我都无从下手。叹息!在那里呆坐了好一阵都没缓过来。但没有办法,除了硬着头皮写下去又能怎么样呢?我等了这么久要考上外,而今天真的坐在考场上,面对着上外的试题,难道就这样放弃吗?无论如何,要尽力争取,不能退缩。于是我便理一理思路,把会做的先做完。而那些没复习到的,有些是了解一点或是有个大体的印象,我只能凭着这些印象和自己的一些见解来组织语言,想到啥写啥,千万不能白白空着。而对于那些听都没听过,一点不会的题目,我是真的没办法,只能空着。交卷后就有一种万念俱灭的感觉。专业课是重头戏,要是这门专业课考砸了,整个考研也就考砸了。 没想到期待已久的考试会以这么一种姿态迎接我,期待已久的上外居然这么整人,给我当头一棒。其实倒不是气愤,就是感觉自己水品不够,离上外的要求还差得远。但考试还得继续,中午和室友匆匆吃完饭,就回去休息,准备下午的最后一场考试。除了鼓励自己也没有别的办法。我想,上午考得很难,说不定下午考得很简单呢。所以,我还有最后一线希望,加油!下午在考场看到试卷的那一刻,真的是太兴奋了。正如自己所期待的一样,题目出得很简单。于是内心狂喜了一阵,然后就是静下心来抓紧时间答题了。交卷时,看着写得满满的试卷,终于从上午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上外也真是,让人悲喜交加的,给人这么大的惊喜。
   寒假等成绩出来才是最难熬的,当时自己也一直在担心,如果那一门专业课不及格,整个考研计划就失败了。其实现在想想,也没有必要担心,烦恼都是自己找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参加考试,至于考多少,那得看阅卷老师了,我们尽力了就行了。后来成绩出来发现考的并不差。这里我想说,如果题目难,大家都会感觉难,这样一来,阅卷老师就阅得比较松。所以,对大家都是公平的,没有必要担心自己做不好啥的。

第四点,谈谈复试的问题
   成绩出来后,根据往年的分数线、录取情况啥的,能不能进复试自己心里也都有底了。如果进复试了就要抓紧时间准备,时间是很仓促的,因为另一方面还要准备专八,要注意协调好。
   复试的主要形式是面试,老师除了考查你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注重你的综合素质。因此,一定要自信一点,勇敢一点,放轻松;如果你紧张兮兮,言不达意,老师就不太喜欢。另外,复试也在于考查学生的口语水平,平时一定要坚持练练口语。其实在上外,随便碰到一个学生,口语都说得很溜,很地道,这让口语不好的外校同学情可以堪!很多人在复试前也担心自己的口语,其实我告诉你,也没有必要担心,对于很多专业来说,口语是重要,但不是特别重要。如果你考口译专业,他们对你的口语是有较高的要求;但对于其他专业,能够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看法即可,老师看的是你的思路,你回答的要点,至于口语说得是不是地道,倒不是主要的。另外还可以透露一下,其实,面试的时候,有些老师的口语也是很一般, 这样一来,对你的要求也不会太苛刻。
  总体来说,复试要比初试简单。但初试是最公平的,而复试则容易受老师个人感情因素的影响,如果老师对你印象好就会给你打个高分,如果印象不好就打得很低,这样一来,你就处于很被动的地位了。因此,一定要在初试上下功夫,如果你初试考得很好,基本就没问题了。

结语 
   曾经也有很多人劝我不要太冒险,我也怀疑过自己,问过自己难道一定要考上外吗?我知道风险太大了,但一路走来,我已经没有退路了,考研报名时毫不犹豫地报了上外。如果真的喜欢上外,就去试一试,否则我也会后悔自己错过了这么一次机会。我知道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成功与否,我都尽力了,也问心无愧!
   回顾整个考研历程,感觉太漫长,一路走得也辛苦,但始终没有忘记前进的方向。当复试顺利通过的时候,自己才真正舒了一口气。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自己一路的执着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一直以来都告诉自己,喜欢上外,想去上外;因为自己还年轻,总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所有的疲劳与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
   我的体会和感想就是这些,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谢谢!